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廊坊 > 企业单位 > 正文

廊坊非遗文安裴小苓:40年玻璃油画情!

发布日期:2019/10/9 18:15:04 浏览:326

很难想象,目前几乎已经绝迹于世的玻璃油画技艺传承者为一名50多岁的的农民——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人裴小苓。很多人都被裴小苓那细腻精致的玻璃油画所感染,惊讶于已消失近百年的玻璃油画技艺依然传承于中华大地上。当人们欣赏裴小苓的一幅幅佳作之时,又有谁知道她与玻璃油画40余年的酸甜苦辣。

与玻璃油画结下不解之缘

玻璃油画是在玻璃上采用油漆、颜料等进行反笔作画,由清初著名传教士兼画家郎世宁等传入中国。由于古代中国不产玻璃,玻璃非寻常百姓所能使用,所以当时的玻璃油画主要是为皇亲贵戚服务。后来,玻璃油画由于失去市场,很长一段时间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很多人认为玻璃油画技艺已失传。

裴景纯玻璃油画作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在邻近北京的河北、山东、天津等地郊县创建了很多工艺画厂。上世纪70年代,家住文安县史各庄的国画爱好者裴景纯,突然接到了大队的通知,让他赶紧到队里去一趟,有几位北京来的专家等着他,其中就有文物专家马更生。马更生带来了几件已经破损的故宫玻璃油画作品,对裴景纯说:“您能修复这种画吗?”裴景纯说:“这是玻璃油画,不像我们平时在纸上画的,需要反笔作画,难度很大。”裴景纯的这番答复令马更生非常高兴,就这样,裴家人与玻璃油画结下不解之缘。

裴景纯玻璃油画作品

当时,在文安县外贸局和当地街道委员会的帮助下,史各庄成立了一家玻璃油画工作室,招收了不少学员,其中就有裴景纯的子女,由于玻璃油画需要良好的绘画基础和天赋,而裴景纯的女儿裴小苓自幼就跟随父亲学习国画,很小就展露出过人的美术天赋,她很快成为当时玻璃油画小组中的佼佼者。

裴景纯玻璃油画作品

裴景纯父女恢复了失传很久的玻璃油画技艺,此后,有很多精美的玻璃油画从这里“走出去”,成为西方家庭中的艺术品。改革开放后,裴景纯父女创建了玻璃油画作坊,招收了村子里喜欢画画的徒弟,继续带领大家绘制玻璃油画艺品,将玻璃油画技艺传承下去。2016年裴景纯去世之后,玻璃油画的传承任务落在了裴小苓的肩上。

40年艺术坚守路

玻璃油画在西方也是一种奢侈品,在很多大教堂中还存有大量的玻璃油画艺术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裴家创作的玻璃油画艺术品在国际上供不应求,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外贸公司都抢着和裴家订货。

由于进入新世纪后西方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玻璃油画的出口日渐萎缩,很多当时学习玻璃油画的学员也都改行,但裴小苓却把玻璃油画技艺坚持至今。可惜的是,由于国内收藏界还没意识到玻璃油画的价值,出口不成之后,裴家并没有打开国内收藏市场。

由于玻璃油画作品运输不方便,容易在运输过程出现玻璃破碎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整块玻璃油画作品报废,也造成当时裴小苓的玻璃油画乏人问津的情况。由于是在透明的玻璃上作画,通过玻璃的透视使观者见到精美的图案,这就需要作画者以“反笔”作画,创作难度颇大,这让很多初学者感到不适。

另外,玻璃油画是在光滑的玻璃上作画,而玻璃吸收油彩较难,这就需要多层上色,并且需要严格的时间控制,早一点晚一点都不成,时间短了容易乱色,时间长了颜料容易板结,无法进行润色。裴小苓记得,刚开始学习玻璃油画之时,为了赶时间,经常是凌晨三四点就被父亲叫起来,当时村里常常停电,裴小苓就一手拿着蜡烛,一手涂色。

创作一幅中型的玻璃油画作品至少需要一个月。在所有的玻璃油画作品中,最能见创作者功力的就是人物,为了让人脸的颜色更接近真实的肉色,颜料一定要先涂在画者的指肚上,用指肚徐徐地把颜色涂匀,这样涂过几遍之后,人脸的肉质感就凸显出来了。

因为是在玻璃上涂色,所以在涂色的时候,尤其是在涂人物脸色的时候,要一动不动地坐在画桌旁,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吃喝拉撒都不能进行,因为一旦时间稍微一错,颜色就不能透过去。就这样,裴小苓从不到20岁一直坚持到50多岁,在画桌前一坚持就是40余年,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创作中,造就了裴小苓今天的艺术成就。

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40余年来,裴小苓创作了大量的玻璃油画艺术精品,她最擅长的是人物画,其代表作为《雍正十二妃》,每一幅画面中的美女都顾盼生辉、见之忘俗,却又不尽相同。如此精美的艺术佳作,近10年来却难觅知音,寻常百姓很少见到,更别提认识其中的价值了。

所以,当外贸出口渐渐沉寂之后,裴小苓不再以玻璃油画为生,她的兄弟和子女也放弃了玻璃油画,纷纷奔赴大城市发展,裴小苓和爱人又回归农民的生活,闲暇时间或是画国画,或是和几位票友一起唱京剧。玻璃油画几乎与裴小苓隔绝了,玻璃油画技艺再次面临失传的危机。

近年来,在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当地文化志愿者的挖掘下,裴小苓和她的玻璃油画再现于世。可是怎样让古老的玻璃油画在国内继续传承下去,将之发扬光大,是摆在裴小苓和广大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目前,为了鼓励裴小苓继续创作玻璃油画,廊坊的一位文化志愿者收藏了裴小苓几乎全部的作品,然后无偿捐献到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展览。然而,裴小苓和她的爱人都已年近花甲,谁来传承他们的玻璃油画技艺是必须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否则,如此精湛的技艺将再次面临失传的危机。

来源:廊坊非遗

作者:裴小苓

武朋《中国文化报》记者刘妮丽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