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12-16
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衡水市2024年药品安全监管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杨淑娟就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把推进市县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作为践行“四个最严”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可及、服务全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打基础、建机制、强队伍、防风险,全力推动我市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
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提供可靠保障。该局强化组织、政策、机制保障,印发《关于推进市县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专班,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统筹推进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严格落实药品监管经费保障政策,2024年上级拨付药品监管经费308.3万元,全部用于加强药品监管抽样检测、监测评价、监督检查、执法办案、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设施设备的配备。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原则,对市县两级药品监管事权进行划分,构建职能清晰、责任明确、运转高效、无缝衔接、执行有力的监管机制。深化推进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在全市123个基层乡镇(街道)设置了药品安全议事协调机构,聘请了乡镇协管员125名、村级信息员4701名,消除了基层药品安全责任盲区和监管空白。
创新工作举措,提升药品监管能力。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全年抽检药品507批次,检出不合格药品1批次,协助案件办理出具结论为不合格的报告8批次。稳步推进市县两级药物警戒体系建设,全市完成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收集评价共11000份,报告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和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提升药品执法效能,在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设立专门的食品药品检查大队,在全省率先建立电子取证分析实验室,为行政执法提供电子数据取证、存证、分析服务。成立行刑衔接会议联席协调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体“会诊”,加强对市县行刑衔接工作督导,形成打击药品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2024年共计查办药品领域案件436件,罚没577.2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5件。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坚持以网管网,推行“互联网 药品监管”,全市药品经营企业全部纳入药品流通追溯系统。大力推广药械妆监管系统,按时、完整、准确填报监管数据及执法文书,督促企业商户通过“药品流通追溯系统”、“查安康”手机APP等按时上传上报产品数据及相关票证。
狠抓素质提升,促进监管队伍建设。在全市系统内发掘药品监管领域人才能手92人,组建药品检查员人才库,通过现场培训、网络培训、跟班学习、“师带徒”等方式开展药品监管人员实训,持续巩固提升监管人员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全年共计组织各类型培训班20余次,参加培训人员400余人次,实现了市县乡村监管人员参训全覆盖。不断强化药物警戒工作,大力推动药品监测评价队伍建设,全市药物警戒人员力量达到35人,两人入选省药物警戒检查员(GVP)队伍。
强化风险防控,强力推动共治共管。实施药品安全风险研判,每季度召开风险会商会议,对在监督检查、监督抽检、不良反应监测、网络销售监测、投诉举报、案件查办、舆情监测等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风险信息展开研判,评估风险程度,研究制定相应处置措施,做到安全隐患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今年以来,开展部门间风险会商3次,对网络销售、“回流药”、化妆品夸大宣传等风险进行集中研判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置。建立药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处置机制,修订完善了《衡水市药品(疫苗)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应对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工作运行机制,指导和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开展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全面提升事件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调查处置、响应终止、后期处置等全链条、各环节能力水平,最大限度减少药品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积极引导药品行业树立诚信守法理念,以药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宣贯,通过开展知识竞赛、现场义诊、宣传咨询、药品安全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地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药品安全知识的知晓度,提高对药品监管工作的支持度,大力营造浓厚的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