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廊坊 > 旅游景点 > 正文

4月8日上海证券报要闻汇总

发布日期:2016/7/19 7:09:14 浏览:1768

一路增加至21.695亿,净流入资金逾80亿元人民币。其后,上证综指成功从3000点回升至3600点之上。

观察沪股通的数据同样可以发现,每逢A股大跌,外资都会逢低吸纳。以去年6月A股出现恐慌性暴跌时为例,在去年6月15日至7月3日的三周里,沪综指周跌幅分别为13.32、6.37和12.07,而沪股通此三周分别累计净买入65.18亿元、37.15亿元和86.22亿元。去年8月份亦是如此,沪综指当月下挫12.49,而沪股通在8月24日至8月28日的五个交易日里,额度累计使用263.22亿元,打破沪股通开通首周使用250.74亿元额度的最高纪录。

“A股出现恐慌性下跌时,香港市场的A股ETF经常会逆势出现大规模申购,一部分原因是A股跌得太快香港市场跟不上,基金出现溢价,套利资金就在二级市场卖空RQFIIA股ETF,然后再在一级市场申购,赚取无风险收益。当然,也会有一些海外长线机构认为A股下跌过度、估值具有吸引力而入场低价吸筹。”

统计数据显示,南方富时中国A50ETF的申购和赎回,与基金的溢价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即每当基金市值较净值出现溢价时,经常会出现投资者申购基金,而当基金出现折价时,则会有资金流出。

对A股看法出现改善

与此同时,当A股通过本轮反弹逐渐摆脱年初大跌阴霾时,外资流入A股仍在加速。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在分析原因时表示,对深港通等内地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措施的憧憬,正在吸引外资提升对A股的配置。

统计数据显示,不仅是今年2、3月份,每当内地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有明显进展或存在进一步开放的可能时,比如监管层每次就深港通有正面表态、A股有望纳入MSCI全球指数方面有新动向等,总能看到外资提升对A股的配置。

据上证报记者统计,在沪股通开通以来进行交易的70周里,呈现净流入的有48周,其中,周累计净流入超过50亿的有18周,主要集中出现在沪股通开通初期、2015年元旦后、羊年春节前、2015年复活节后,而这些时点均伴有内地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提速的消息传出。

如2015年元旦,当时李克强总理到深圳考察时提出了“沪港通之后应有深港通”,使得深港通将至的预期升温,在2015年元旦假期后首周,沪股通周累计使用额度达112.28亿元,较节前25亿左右的水平猛增3倍多。

在2015年3月底4月初,证监会放行公募基金投资和保监会放行险资投资香港的消息,刺激恒指创下7年来新高,内地资金也不断南下涌港并连日用尽港股通额度。在此期间,沪股通的交投也出现放大,在4月13日至4月17日里额度累计使用了67.18亿元,且净流入趋势一直持续到5月底。

RQFIIETF的申赎曲线也与资本市场国际化高度正相关。以香港市场上规模最大、成交最活跃的RQFIIA股ETF南方富时中国A50ETF为例,数据显示,在羊年春节前后,南方富时中国A50ETF一度出现一波持续近一个月的资金净流入,期间该基金的规模增加了逾5亿个基金单位,净流入资金逾50亿元人民币。

“海外资金对于A股的配置一直处于低配状态,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是制约其配置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每当内地资本市场国际化提速时,海外投资者就会将其视为不确定性减少的表现,因此有动力提升A股配置。”有供职于香港某外资行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记者统计还发现,每个月的月末,RQFIIA股ETF出现净申购以及沪股通出现大额净买入的概率比较高。也就是说,外资经常在月末买A股。

南方富时中国A50ETF最近的一次申购正是发生在3月29日及31日,这两个交易日该基金总计获近2亿资金流入,基金规模增加了1900万个基金单位。

记者查看南方富时中国A50ETF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的15个月里,在月末出现较大数额申购的月份竟达10个月之多,有的月份明明处于持续赎回的趋势中,到月末也会突然出现大单申购。

分析人士指出,月末出现申购与月末海外A股指数结算有关,若A50期货出现溢价,投资者会选择买入相应的A股ETF平仓。

除以上几个买入规律,大数据还显示,在内地有重大政策公布前后,海外资金也会出现异动。比如,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是外资在沪股通上操作的风向标之一。

当然,无论是基于憧憬内地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还是因为技术性因素,RQFIIA股ETF和沪股通出现资金净流入,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市场对A股的投资情绪改善。比如本轮的外资持续流入,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就指出,这是因为内地的经济指标改善、价格持续上涨等提升了外资对于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外资对A股看法出现改善。

首页123456...10尾页单页阅读

外储余额止跌回升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

昨日,央行公布了截至3月底的外汇储备数据,并首次以美元和SDR两种单位报告。数据显示,3月底外汇储备自去年11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回升,3月净流入102.8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外汇储备止跌回升,汇率计价因素起到一定贡献作用,更为本质的原因则是在金融市场波动逐渐趋稳、人民币汇率保持较为稳定水平的大背景下,当前市场主体的本外币资产负债调整更加平稳理性。从这一数据出发,再结合此前外汇局释放的信号看,跨境资金流出压力已经明显缓解。

具体看数据,截至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达到32126亿美元,合22803亿SDR。与上月相比,3月外汇储备增加102.8亿美元。值得指出的是,这是首次以美元和SDR作为报告货币发布外汇储备数据。此前,央行行长在G20“国际金融架构高级别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将于近期使用美元和SDR作为外汇储备数据的报告货币,并积极研究在中国发行SDR计值的债券。

“SDR作为一篮子货币,其汇率比单一货币更为稳定。以SDR作为外汇储备的报告货币,有助于降低主要国家汇率经常大幅波动引发的估值变动,更为客观反映外汇储备的综合价值,也有助于增强SDR作为记账单位的作用。”昨日央行也在官方网站指出用意。

而更让市场广泛关注的,则是外汇储备5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净增长背后的意义和趋势。

在(,)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看来,外汇储备回升一方面有汇率计值因素的贡献。央行公布的月度外汇储备包含有汇率变化的因素,该口径统一以美元计价,而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多元化,3月欧元和日元分别升值4.7和0.1,由此带来计值收益300亿美元左右。

另一方面,经济主体对于强美元的预期分化,对于人民币汇率过度悲观的预期得到修正。从国际因素来看,美联储节奏缓和,美元指数持续走软,带来货币升值和国际跨境资本的流入。从国内因素来看,国内经济触底企稳,企业偿还外债节奏显著放缓,经济主体对于人民币汇率预期显著改善。

“近期美元兑人民币即期外汇交易量放大,当日即期汇率成交价不断升值,这反映出市场上的结汇意愿上升,购汇意愿下降。”谢亚轩指出。

根据外汇局较高频率的监测,3月份截止到18日,日均结售汇逆差较2月份继续下降9,跨境资金日均净流出比2月份下降30,外汇资金日均净流出下降79,甚至某些天的外汇资金还是净流入的。

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英在上月外汇形势例行发布会上指出,当前市场主体的本外币资产负债调整更加平稳,一方面藏汇于民速度在减缓,另一方面企业偿债节奏也有所放缓。

王春英解释,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与内外部环境变化有关,一是金融市场在波动以后逐渐趋向稳定;二是人民币汇率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第三,除了强调外汇交易的真实性、合规性要求以抑制投机的需求外,外汇管理政策没有作出补充调整,这一点也稳定了市场情绪。

“未来一段时期,跨境资金流动有望总体趋稳。”外汇局预期,企业对外债务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去杠杆化调整以后,将保持更加稳定的水平。从内外部环境来看,近期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大大降低。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将有利于国际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的稳定。从国内经济情况来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是6.5-7,这在全球范围内也是较高水平,吸引外资流入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首页123456...10尾页单页阅读

商务部20省份调研问计稳外贸

企业如何看今年的外贸形势?出台的政策是否接地气?外贸如何冲出低迷“重围”?近期,商务部组织了对全国外贸企业的大规模调研,问计稳外贸。

据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7日介绍,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商务部组织17个调研组赴广东、江苏等约占全国进出口额97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实地调研。这次大规模调研主要围绕出口额占全国70的家电、汽车等20大出口行业展开,一方面“一对一”访谈了200家典型企业,调查了解这些企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另一方面对3000家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企业主要困难和诉求。

今年出口形势:复杂严峻

继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外贸出现大幅下滑后,2015年,外贸再遇“寒冬”,全年进出口降幅8,其中出口下滑2.8。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降幅更达12.6,其中2月份出口下降20.6,创下近7年来最大月度降幅。稳外贸迫在眉睫,去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7份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文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为外贸提出“回稳向好”的目标。

“地方普遍认为,今年外贸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出口结构调整趋势向好的势头没有改变,我国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的态势没有改变,外贸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沈丹阳介绍说。

从30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看,企业也预判今年出口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认为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出口成本上涨快、人民币汇率不稳定、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

冲出低迷出路:转型升级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外贸主要靠拼规模、拼成本支撑高速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必须由要素驱动向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结合转变。与此同时,我国出口结构调整趋势向好的势头没有改变,我国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的态势没有改变,外贸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从200家企业的调研情况看,企业坚持持续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国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大部分企业已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反映了我国外贸未来的发展趋势,说明我国外贸转型升级是必须的,也是完全能做到的。”沈丹阳说,企业普遍表示,我国外贸必须由要素驱动向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结合转变,坚持持续创新、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是外贸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说,200家企业的情况比较好,的确说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这条路走得对。3000家问卷调查的企业普遍感到压力较大,也符合实际情况。这一分化趋势目前已较明显,将来还可能继续分化。

“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打造成为跨国公司,这在欧美也是达不到的。但是,尖子生成绩比较好,觉得考题不难,对老师来说,不意味着教学方法不需要改进。”白明表示,其实更多地应该考虑大多数,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肯定也是转型升级,政府应该为它们创造条件,帮助它们培育竞争新优势,使其往高端努力提升,最终使企业的整体实现升级,另外,也应继续改善营商环境,让大多数企业能够生存发展下去,毕竟这也涉及解决就业,带来GDP和税收的问题。

助力企业发展:政策加码

从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