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廊坊 > 资讯杂谈 > 正文

廊坊市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发展新生态

发布日期:2019/1/12 7:35:56 浏览:482

来源时间为:2019-01-08

原标题:我市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发展新生态廊坊传媒网讯(记者马越)近日,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改革开放看廊坊”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美丽廊坊

原标题:我市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发展新生态

廊坊传媒网讯(记者马越)近日,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改革开放看廊坊”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美丽廊坊经济强市发展目标,集中力量抓环境、建平台、强主体、聚人才、促产业,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我市连续3年召开高规格的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以“1 4 N”为代表的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30多项,支持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

推动企业创新主体迅速壮大。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32家,总数达到6772家;通过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231家;做强做优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服务机构,实现网格化、精细化、全程化服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18家。在精准服务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活动中,全市共帮扶230家,其中市级直接帮扶60家,县级帮扶170家。目前,所有230家帮扶企业的基本信息已从省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上进行了完善,各项帮扶工作正在积极开展。2018年新增院士工作站6家总数达到34家。

提升创新创业平台承载能力。全市企业研发机构总数达到544个,每年全市60的专利申请来自研发平台,通过技术创新新增产值610亿元,新增利税45亿元;集聚科技人员超过1万人。推动建设河北省OLED产业、煤基清洁能源、廊坊市机器人产业、廊坊市智慧环保生态产业等10余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重大科研项目149项,转化成果1112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620项,其中发明专利290项,制订、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1项,成为技术创新源头和产业创新高地。全市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92家,孵化面积超过150万平米,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2000个。全市建设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高新区5个,省级以上高新区总数居全省第一位。建成农业科技园区37家,全市各县(市、区)实现农业科技园区全覆盖。

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搭建协同创新战略平台,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采取政校企、校企、院企等多种合作方式,建设有利于京津科技资源聚集、新型产业落地和成果转化的协同创新基地,引进科技型企业和转化科技成果500个(项)。目前,我市已引进、成立各类科技服务机构50多家,2018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

拓宽科技金融合作方式。改革科技资金使用方式。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探索开展科技金融合作,实现科技经费从“资金”变“基金”,从“无偿支持”到“有偿使用”,借“市场之手”放大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支持企业上市奖励政策,引导支持科技型企业在境内外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推进企业上市培育。截止目前,我市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余家。

激发科技创新改革动力。深化科技经费投入方式改革,将有限的科技资金向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载体、重点项目倾斜,改变单纯支持单体项目、单个企业,支持方式由“点对点”变为“全覆盖、普惠制”,由分散使用变为集中力量扶持重点。2018年市本级科学技术支出预算安排2.06亿元,比2017增加6008万元。2018年,仅市本级对2017年度各类创新主体的后补助经费由3700余万元快速增长到9251万元,翻一番半。推动科技管理服务快捷透明,在省内率先实现科技计划管理系统、奖励评审系统在线管理,建设涵盖立项、审批、结题鉴定、奖励评审等各个环节的网上审批系统,实现全流程一体化网上办理,确保阳光操作、全程可控。

今后,我市将继续优化环境,营造科技创新发展新生态,打造平台,构筑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搞好对接,破解科技创新发展新瓶颈,深化改革,激发科技创新发展新活力。凝练重点改革举措,“刀刃向内”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投入机制改革,将有限的科技资金向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倾斜,由分散使用变为集中力量重点扶持。推动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互联网 科技服务”新模式,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