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廊坊 > 百姓生活 > 正文

治霾“先锋队”从廊坊出发

发布日期:2017/10/17 12:16:00 浏览:982

开车上街巡查污染源,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是专家组每天必做的“功课”。

廊坊市环保局六楼的专家组团队办公室,每天夜里都是灯火通明。

当大部分百姓还不清楚“雾霾”为何物时,他们已经开始了对“治霾”的关注。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甚至海外各地,其中不少人是环保部名单上的顶级“治霾”专家。

让老百姓呼吸上洁净的空气——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他们相聚在一起,并选定京津之间的廊坊为试点,展开一场系统性治理大气污染的率先实践,依靠科学向污染宣战。

他们是由中组部“ ”专家发起成立的PM2.5特别防治小组(以下简称“专家组”),2014年与廊坊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提供第三方管理服务的方式,支持廊坊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经过几年的探索,专家组的治霾“廊坊模式”已作为范例逐步向全国推广。治霾“先锋队”,从廊坊出发!

专家引路、治理融合,树立科学治霾的廊坊样本

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熟悉“雾霾”这个新名词,是从2013年开始的。那一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人们开始通过测量每立方米的微细颗粒物(PM2.5)浓度,来评定空气质量的好坏。

那一年,国家“ ”专家甘中学博士,国家特聘专家、南开大学教授毛洪钧等发起成立PM2.5特别防治小组。“希望从基层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地方科学技术支撑不足、地方与区域环境关系不明、部门间综合协调困难、环保与局部利益冲突等方面的传统环境管理问题,全方位引进专家及第三方管理服务团队,以城市为基本元素,通过多年在海外工作的专家们的协同合作,改善空气质量。”毛洪钧表示。

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局雾-霾监测预报创新团队首席、国家“ ”专家龚山陵此前旅居加拿大近20年,在加拿大环境部操盘该国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的开发。得知祖国正被重重雾霾所困扰,他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加入专家组的治霾团队。

“我单独一个人在气象局只能做气象,而专家组是集合了所有跟空气质量相关的专家,多学科人才交叉合作,对区域雾霾形成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这种真正系统化的治霾平台在过去是没有过的。”龚山陵介绍,他们的团队凝结了国内外的先进治霾经验,开发出一个空气质量智能实时管控平台。

而这个管控平台落地的第一站,就是廊坊。廊坊市政府给17名国家级专家发聘书,长期支持廊坊治霾工作,专家组共60多名工作人员常驻廊坊全程指导,率先探索专家“坐诊”“巡诊”、精准治霾新模式。

“这个平台加载着大数据分析、环境观测、排放数据、预报应急响应、减排效果评估等诸多模块,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平台。通过在廊坊的应用实践,反馈出的数据使这个平台的功能不断完善、升华。可以说,廊坊是一个模型和样本。”龚山陵说。

“为什么要治理燃煤?燃煤究竟对雾霾有多大影响?科学治霾需要有数据支撑。”廊坊市大气办副主任、市环保局党组副书记李春元在电脑上打开“廊坊市空气质量实时管控平台”,实时变化的大气源解析饼状数据图清楚地显示出每一项污染源的占比。“专家组对廊坊地理条件、周边环境、污染物排放情况等进行了完整的评估。就像人得了病以后,医生要对他号脉,找到病根在哪里,然后才能开方、用药。”李春元说。

在平台上,能够看到全国所有污染点的数据,同时段完整的气象数据,排放清单数据。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预报和评估廊坊未来的污染状况。同时,廊坊及周边几百公里范围内,都被细划为一个个网格,专家组通过模型和传感器精确追踪污染来源,从而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避免“一刀切”。

2016年以前,廊坊空气质量长期徘徊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倒排前十名里。如何帮助廊坊退出“倒排前十”,是摆在专家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大数据平台之上,把所有‘前十’的竞争城市全都列出来,逐个分析。看廊坊不同月份、季节、年份哪个指标是优、哪个指标是差,哪项因素对污染的贡献大。然后把这些减排任务具体分解到各区(市、县),以及县、乡、村三级网格。”专家组执行团队负责人王奇锋介绍。

有了专家的精确分析,一个看上去很笼统的指标具象化了。任务分配到人,时间细化到周——专家组精准治霾的科学计划,落地为廊坊每周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会“挂图作战”的主攻目标。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每周五下午,廊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会在市环保局主持召开大气污染防治视频调度会,根据专家组为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分解出的任务“路线图”,“挂图”询问进度、逐一排队,督促后进者当场做出检查和整改承诺。

每一次污染过程对专家组都是新的考验。“每次污染过程的起因不一样,不同风向、温度、湿度,形成的变化都不一样。所以应对的管控措施也不能一样。”王奇锋说。一次污染过程中,他们通过空气滤膜采样发现“锌离子”含量高,分析后发现是重型车辆刹车片摩擦产生的粉末。于是,他们开始建议加强对过境大车的管控,并收到良好效果。

依托空气质量智能实时管控平台,廊坊市建起空气质量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前端部署百套污染源在线监控、12套国(省)控环境质量在线监测、300套分布式传感器监测、10余架无人机区域遥测、8套机动车路网遥测、1套立体超级站,实时收集各类数据并回传至指挥调度中心。专家组实时分析预测并提出工作建议,实现了防范在先、控源到企、追源到点、施策到时,为精准科学治霾提供有力支撑。

在应对2016年底连续7轮和2017年初连续9轮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通过有效发挥空气质量实时管控平台的综合效能,廊坊实现了“削峰减频”、污染降级,做到了2016年全年和2017年前8个月“无爆表日”。“‘专家引路、精准治理’是廊坊科学治霾的一个重要方面,再加上‘党政同责、以上率下,污企退城、产业转型’,这共同构成了廊坊‘科学、协同、铁腕治霾’经验的完整表达。”李春元说。

一城一策、“笨招”巧用,让系统治污决策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廊坊经历了9轮极端天气过程,但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持续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倒排前十。“廊坊周边有的城市一直排在倒排前十名里,在大雾静稳天气下,有的还时常临近爆表。而廊坊的污染最高值,近两年已经很难见到‘严重’。难道雾霾会绕着廊坊走?”南开大学治霾博士、专家组成员冯银厂说,大气污染治理是个系统工程,廊坊有针对性的治理和严格科学的管控是成功的关键。

廊坊低谷多雾,最怕潮湿桑拿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地处京津之间,是重要的交通过渡区,重型卡车对环境影响很大;建成区面积小,高频使用的“油改气”车辆是氮氧化物排放的重头……“治霾要真正实现‘一城一策’,就得靠踏踏实实的调研。这些特殊的市情,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可想不出,全是大家用脚‘走’出来的。”李春元介绍,每天的环保现场巡查,不仅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专家们也是场场必到。

2014年初,廊坊的工地扬尘管理基本还是空白。专家们戴着头盔踏遍每一个工地,梳理出所有问题报给市里相关部门,共同商量对策。“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廊坊的建筑工地扬尘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目前全市118个在建工地都安装了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在手机上就可以实时观测到工地的现场状况和扬尘指数。”廊坊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站长董海涛告诉笔者,工作中他们发现,治理扬尘对空气改善的作用很大。

在排查污染源过程中,专家们发现竟有市民在城中村里租民房养猪、养羊,从而产生氨的排放,使空气中颗粒物数值上升;餐饮店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却不常清理,导致净化难以收效,必须定期检查清理情况;村民点燃型煤需要劈柴等,仍会产生烟气,专家们搬去一台装有治理设施的炉子,集中点燃煤料往村民家里送……用这些“笨招”,专家们解决了不少实实在在的问题。

“昨天还是大晴天,市里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我们开始还都不理解。但到了第二天,竟阴霾密布,眼看着周边爆表出现了严重污染,而我们这里是重度和中度污染,事实面前我服气了!”日前,廊坊市广阳区委书记周春生说,按专家组的意见,该区头一天涉气涉烟企业停限产的“笨招”见效了。

将治霾功力用在平时。在专家组的建议下,从2016年7月下旬开始,廊坊市在市县主城区开展“月清百污”专项攻坚行动,每月确定100个污染源清单,开展一次专项攻坚行动,推进城区重点管控区污染源治理工作,深度改善空气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排查处理了9000多个污染源。

“如果不去实地看,很多看似科学的建议是不接地气的。”王奇锋说,在今年的城中村拆迁中,有专家起初建议“边拆房边洒水”来抑尘。可实际操作中发现,边拆边洒脚下会和成泥,挖掘机陷在其中开不动。最后他想了个招儿:每天先把需要拆除的部位喷上水再拆,扬尘就少了。

建筑工地上的裸土要求苫盖,而苫盖网价格贵且几乎用一次就作废,一个工地苫盖一次的成本平均要30万元。“有没有更切合实际的方法呢?”王奇锋冥思苦想,最终建议建筑企业在工地上种草,20元钱一斤的草种撒遍工地不过十几万元,固土效果好,还一劳永逸。

空气中相对湿度如果超过75,颗粒物就会突增——这样的科学统计是怎么得出的呢?专家组找了一栋10层的楼房,地面上有人用水枪一直往高空喷水,楼上每层站一个人,拿着湿度仪器测量,把每个不同高度的数值都统计出来再做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专家组秘书长胡海鸽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如今却成为一个“廊坊通”。三年来,为了调研污染源,他们把廊坊域内的大街小巷几乎走遍。每条小街巷的名称、哪里有著名的小吃,他都知道。“之前警方捣毁的几个制作地沟油的点就是我们走访时发现的。由于我们经常转悠,连街上的小偷都少了!”胡海鸽笑言。

力保蓝天、倾情奉献,让绿色发展梦想扎根廊坊

“奇锋博士,中午吃尖椒豆皮还是尖椒炒肉?”8月23日中午12时,廊坊市环保局六楼“专家组”办公室里,同事问在电脑前盯着看空气质量数据的王奇锋。

“随便!”王奇锋头也不抬地说。他对自己的午餐从不关心,一份外卖盖饭填饱肚子即可。“我从早到晚都要守在这里,数据一小时一更新,有情况及时沟通解决。这叫‘小时保天’,每个小时的污染状况都要精准应对。”王奇锋说。

这样的工作情形,在专家组是常态。人们都知道,廊坊市环保局办公室的灯经常彻夜不熄。在那里加班的不仅有局内员工,还有专家组团队。

环保工程博士王奇锋的爱人就是廊坊文安人,而他来廊坊工作却不是为了团圆。相反,他的妻儿都生活在他的老家杭州。因为工作忙,王奇锋一年回家不超过七八次,4岁的儿子逢人都会说:“爸爸加班去了,治PM2.5。”“空气指数不好的时候,不敢回。赶上连续的好天,才能回。”他说。

在杭州,王奇锋家住在钱塘江边,那里空气清新,出门还能看到天鹅。而过去在廊坊,雾霾常常围城,他与同事租住在单元楼里,属于自己的空间只有15平方米,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王奇锋选择留下来,而且一干就是三年,是为守住一份环保情怀。“捍卫蓝天、治理污染,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我希望让我所学的理论真正落地,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一座城市带来改变!”他说,专家组的每一位专家,都怀揣这样一个真诚的梦想。

专家组团队的起源是国家“ ”专家,这些专家或定居国外,或在各自的单位担当骨干,或经营着自己的企业,年收入都在几十万元以上。而加入这个团队后,这些平日里的“大忙人”几乎牺牲所有休息时间,为廊坊治霾献策出力。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启动时,主要专家都

[1] [2]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